雖然星期日有雨,但對操練反而是好事,因為可以降降溫。除了大班操練,KK sir更與幾名精英運動員/青訓學員進行特訓。 練習路線:北潭凹 - 赤徑 - 鹿湖郊遊徑 - 北潭凹 每圈距離:10km 每圈爬升:500m+ *第一圈順走、第二圈逆走、第三圈順走
本年度毅行教室青少年U16 越野班會在本年九月廿八日,在新界區舉行測試日,如希望小朋友加入本會,接受跑步和越野跑訓練就不要錯過。 課程目標: 培養孩子對越野跑的興趣 增強山野安全意識 提升體能 專注力 紀律 自信心 資格: 課程專為6至16歲、在香港居住的青少年而設計,費用全免。 課程由毅行教室創辦人陳國強 KK Chan 監督,毅行教室學員、青訓學員、精英運動員及Cosmoboys成員,將負責擔任課程教練,…
大澳佛教筏可紀念中學惲福龍校長的真實見證 近年來,我有感香港學生面對沉重的學業壓力,自殺問題日益嚴重。作為學校領導層,我和范榮臻主任與林峰主任開始構思透過毅行者活動,讓學生都動起來,培養學生的抗壓能力,提升身心健康。 本來在校內懶洋洋、態度敷衍及缺乏學習動力的學生,也因為毅行者和行山熱潮而變得好動活躍起來。 一來見到學生們學習態度有明顯改變,二來在成績和入大學率也有提升。最令我感動的是,學校那些原本不願參與運動的學生都動起來,學生態度的轉變,筏可中學體育部同事及范Sir功不可沒。我們因此希望,能將這份愛和精神延伸至更多學校,惠及更多學生。 隨著活動成效的顯現,我們決定將活動恒常化、把這份愛和精神延伸至更多學校,惠及更多學生,特別是大灣區內學業壓力大的學生群體。 即使在疫情期間,我們和「Trail Me」App 合作,以 Trail Me 應用程式讓學生可以自行完成毅行活動,避免因疫情限制而中斷活動。這一方案吸引了數十間學校參與。然而由於疫情持續,部分學校未能按計劃完成。此刻,「學界毅行」的概念已然漸漸形成。 大澳佛教筏可紀念中學惲福龍校長和學生們一起訓練毅行者 就在2024年樂施會四十周年會慶期間,該會總幹事曾問我可否組織學生隊伍參加毅行活動,並以四十公里為挑戰目標。 經討論後賽會發現有兩大問題:首先,按照教育則例,學界的戶外活動不建議超過二十公里(可能不適合高中普遍學生的體適能);其次,經我校體育老師范 Sir…